洋葱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

内容摘要一、品种和用地选择选择洋葱品种时,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、栽培习惯以及市场需求。适宜的品种不仅能提高产量,还能保证品质。栽培地应选在土壤肥沃、地势平坦、排水良好且水热资源丰富的区域。此外,洋葱忌连作,建议与非葱蒜类作物进行3-4年的轮作,

一、品种和用地选择

选择洋葱品种时,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、栽培习惯以及市场需求。适宜的品种不仅能提高产量,还能保证品质。栽培地应选在土壤肥沃、地势平坦、排水良好且水热资源丰富的区域。此外,洋葱忌连作,建议与非葱蒜类作物进行3-4年的轮作,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。

二、播种育苗

(1)适期播种

洋葱播种通常在立秋前后进行,播种方式可选择条播或撒播。播种时需确保种子分布均匀,每公顷用种量约为1.8-2.25千克(具体用量需根据种子发芽率适当调整)。每公顷苗床所育的苗可满足约15公顷的移栽需求。

(2)苗期管理

洋葱出苗期一般为7-10天。当大部分幼苗出土后,可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。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,结合中耕锄草,每公顷追施尿素105-108千克,随后灌水。此后,每隔10天左右灌水一次,保持土壤湿润。

(3)葱苗假植

11月中旬起苗,将相同苗质的葱苗扎成小把,剔除无根、过矮的幼苗。将扎好的葱把一排排置于阴凉处,立满一排后,在葱苗基部至中上部覆盖湿土,再立第二排并继续覆盖湿土,以此类推,完成假植越冬。

(4)土壤处理

翌年计划栽植洋葱的地块,应在冬前进行土壤处理,以防治地下害虫和杂草。对于地下害虫,可每公顷喷施辛硫磷乳油3750-6000毫升(因其易见光分解,建议在傍晚进行),并均匀翻入土;;或者每公顷施用5%甲拌磷颗粒剂22.5-33.75千克。对于杂草,可每公顷喷施田扑除草剂或48%氟乐灵2250毫升,也可喷施50%乙草胺2250-3000毫升或菜草通1875-2250毫升,并均匀翻入土壤中。处理完成后,灌透冬水,确保土壤湿润。

三、施足基肥,合理密植

洋葱的根系由弦状不定根构成,属于须根系,根系较弱,主要集中在20厘米深的土壤内,吸肥、吸水能力有限,因此对土壤要求较高。

(1)整地与施肥

整地时需深耕,耕翻深度不少于20厘米,确保地块平整,便于小水灌溉且不积水。对于中等肥力的田块(如豆茬、玉米等旱茬地),每公顷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30立方米、二铵和磷钾复合肥450-600千克作为底肥。栽植方式建议采用平畦,畦宽一般为0.9-1.2米(视地膜宽度而定),沟宽0.4米,便于操作。

(2)覆膜

覆膜能有效提高地温,增加产量。覆膜前先将地块灌水,待土壤稍干后,及时耙耱并覆膜,以利于保墒。覆膜时需确保膜边压紧压实,防止漏风。覆膜后,在定植前按行株距20厘米×15厘米打眼,打眼器可自制,一次打眼12个。

(3)定植

翌年2月,当地表土消融至5厘米左右时,即可进行洋葱定植。定植深度以不埋心叶、不倒苗为宜,浇水时需确保不倒苗且畦面不积水。栽苗时要做到栽直、栽浅(约2厘米),确保根与土紧密结合。若栽得过深,会影响鳞茎的膨大。定植后,洋葱进入缓苗期,有条件的地方可浇定植水,待苗缓过并长出新叶时再浇水。

(4)合理密植

密度是影响洋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洋葱叶片少且直立性强,适宜密植。试验表明,合理密植可以显著提高洋葱的单位面积产量。栽植密度需根据品种特性、土壤条件以及生产目标来确定。一般中熟品种的栽植密度为每公顷33-60万株。若行株距为20厘米×15厘米,则每公顷可栽49.5万株。

四、田间管理

定植后,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%-80%。当湿度低于60%时,需及时灌水,以土壤见干为限。浇水和追肥应根据苗情和地力情况灵活调整,一般遵循“小水勤灌”的原则。肥水管理应遵循“年前控,年后促”的原则,除施足基肥外,生长期内还需进行追肥,以满足幼苗生长需求。对于地力较差的地块,结合浇水可每公顷施用105-150千克尿素。

(1)叶旺盛生长期

当洋葱长至6叶1心时,进入叶旺盛生长期,此时需肥量较大。每公顷可在膜面上撒施尿素300千克,加48%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,以满足洋葱旺盛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。

(2)鳞茎膨大期

当洋葱地上部分达到9片叶时,进入鳞茎膨大期,植株不再增高,叶片同化物向鳞茎转移,鳞茎迅速膨大。此期是需肥高峰,特别是对磷肥(P)和钾肥(K)的需求显著增加。实践证明,每公顷施用450千克48%氮磷钾复合肥,可有效保证鳞茎的正常膨大。

(3)病虫害防治

洋葱易感染霜霉病、紫斑病及锈病,尤其在阴雨多湿天气下,霜霉病和紫斑病较为严重。防治霜霉病和紫斑病,可选用75%百菌清600倍液或64%杀毒矾500倍液喷雾;也可用25%瑞毒霉或65%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防治。防治锈病,可使用15%三唑酮1500 - 2000倍液喷雾防治。喷药时,每隔10-15天喷一次,连喷3-5次。需要注意的是,最后一次使用农药的时间应距收获期间隔7-10天。此外,葱蓟马也是洋葱的主要害虫之一,可选用40%氧化乐果800倍液或10%吡虫啉300克/公顷喷雾防治。这两种杀虫剂在生长期中只准使用一次,并且距收获期应间隔15天以上。

五、及时收获

(1)采前处理

采收前,当叶片尚未枯黄时,可用青鲜素(MH)500毫克/千克喷洒叶面,可有效防止贮藏期间发芽。

(2)控水

采收前7-10天停止浇水,防止葱头因在田间时吸足水分而不耐贮藏。

(3)收获适期

当地上部管状叶30%自然倒伏时,即为收获适期。此时,植株基部第一、二片叶枯黄,第三、四片叶还带绿色,假茎失水松软,地上部自然倒伏。收获应选择晴天进行。收获时,将主株连根拔出,在田内晾晒1-2天。晾晒时,需用叶子遮住葱头,只晒叶不晒头,以减少阳光直射对葱头的损伤。

综上就是洋葱的种植管理方法介绍,大家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环境条件进行考虑,洋葱种植只要把日常管理环节做好,实现高产量还是简单的。

关于洋葱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精彩图文、热门评论,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,欢迎阅读。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
24小时热闻
今日推荐
浙ICP备16017970号-3